物流人形机器人在这一轮产业落地中,有望承担起“率先量产”的角色。在刚结束的第25届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上 ,多家上市公司争相发布新品、“解锁 ”人形机器人更多应用场景,为具身智能发展标注新坐标 。
从现场展示来看,各款物流人形机器人作业能力的展示基本围绕物料搬运和拣选 ,而泛化能力并未得到展现。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相继有头部大厂与合作伙伴签订了大额订单。尽管多数订单仍以框架协议形式落地 ,但这一趋势已清晰释放出行业从“技术验证”向“场景规模化”跨越的关键信号 。
业内认为,物流人形机器人正处在“商业化爆发的前夜 ”,虽然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但物流场景所展现出的潜力和明确的商业化路径,已经让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和展台,一步步走向了真实的仓库和工厂。预计未来3-5年 ,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产业兑现期”。
未来3-5年,或比叉车使用更广泛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展会有近10家企业对外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产品 。其中,杭叉集团(603298.SH)首次发布杭叉X1系列物流人形机器人 ,井松智能(688251.SH)也推出了旗下第一款人形机器人。不同于杭叉X1的AMR底盘,井松智能的机器人下肢采用双足轮式,但在现场并未进行任何动态展示。
除此之外 ,北自科技(603082.SH)、仙工智能 、海康机器人、兰剑智能、优必选(09880.HK)与天奇股份(002009.SZ)的合资企业优奇 、林德等均展示了各自最新研发的具身机器人 。据悉,这些人形机器人有的是由企业自主研发,有的则是通过外部采购 ,再集成到企业自己的解决方案中。
杭叉集团具身智能项目负责人陶熠昆对财联社记者介绍,杭叉X1系列是一款能够用于通用的搬运场景的轮式机器人,应用场景聚焦于原箱和料箱的搬运和拆垛、码垛作业 ,后续将扩展到拆包、拣选等一些环节。未来公司将自主研发双足和轮足式的人形机器人,并择机从物流领域向生产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延伸 。
财联社记者获悉,目前杭叉集团的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样机的小批量试点阶段 ,公司预计在2026年将形成一定规模的销售,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比叉车使用更广泛的大热单品。
“我们计划在两年之内让机器人成本下降60%-70%。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放量,零部件的成本将会大幅下降 ,预计两年内,物流人形机器人有望降至让客户在1-2年内回本的价格区间。”陶熠昆说 。
有机构分析认为,从经济性来看 ,在2年收回成本的假设下,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与分拣工人已经持平。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同时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 ,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 。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具身智能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5版)》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复合机器人市场销售数量超1500 台 ,接近2024年全年销售数量,销售金额近10亿元。这其中,约有30%的销售订单来自于海外市场。
该蓝皮书预计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到2030年,其在工业及仓储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人民币 。未来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比例将不断扩大。
轮式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品爆发期 ”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形机器人为何能在物流行业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机器人产业链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物流领域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 、效率瓶颈以及对柔性化的迫切需求 ,与当前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度形成了良好的契合。人形机器人当前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核心是填补传统自动化设备在柔性和适应性方面的空白 。
中信建投8月发布研报称,为实现物流分拣作业 ,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需要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力。当前硬件端泛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物流场景商业化的门槛。降本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可能在8万人民币左右甚至更低 。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CMR)秘书长李进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复合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和仓储物流领域 ,因其“手脚眼脑”协同的能力(移动平台+机械臂+感知系统+智能决策),成为了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柔性生产的关键角色。
“从产品形态来看,轮式底盘+机械臂类型的复合机器人仍旧是工业及仓储物流领域应用的主要类型 ,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的复合机器人开始在工业及仓储物流场景有一定试点应用,但目前还未实现规模化落地。” 李进科说。
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赛道迎来“新品爆发期 ”——各企业累计推出超55款产品 ,其中形态分化尤为显著: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组合产品达45款,占比超过80% 。
按照陶熠昆的说法,杭叉物流人形机器人具备了轮式的高效移动和人形的灵巧操作两个特点,其双臂拥有14个自由度 ,在更加的灵活同时也有着更大的作业空间,作业范围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工种。和传统的AGV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李进科看来 ,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的复合机器人未来将向“认知交互”升级,重点突破“意图理解+主动服务”,即在工业场景中机器人可通过观察工人操作 ,主动预判需求并提前准备对应工具;在仓储场景中,可根据订单优先级自动调整拣选顺序,实现“无需指令的预判式服务 ” 。
“过去50年 ,业内一直在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两条腿的机器人能够稳定行走,而具身智能移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云深处将在具身智能移动方面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中去采集相应的数据 ,做一些小模型的训练。”在“智能体·新生态”杭叉集团具身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论坛现场,云深处(DEEP Robotics)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对财联社记者如是说 。
频获大笔订单,加速布局物流行业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全球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正加速布局物流行业。今年上半年 ,Figure AI凭借其创新的Helix系统,将人形机器人从汽车制造领域扩展至物流行业,推动机器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应用。
下半年开始 ,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捷报频传,智元机器人、智平方 、星尘智能等多家具身机器人企业频获大笔订单 。
智元机器人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8-10月,公司接连斩获了两笔大订单 ,第一笔为与富临精工(300432.SZ)近百台远征A2-W采购协议,金额为数千万元;第二笔为龙旗科技(603341.SH)下达的数亿元金额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据悉,智元机器人瞄准的落地八大核心场景包括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也在今年9月达成人形机器人千台级订单战略合作 ,双方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动上千台AI机器人在工业、制造 、仓储、物流等场景大规模、分阶段部署 。
与此同时,惠科股份全资子公司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内 ,惠科全球生产基地将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 、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
今年2月,海晨股份(300873.SZ)成立机器人行业应用研究院,并与乐聚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 ,双方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工业物流场景 ,启动首款人形机器人“赛联Aura”的研发工作。
京东物流10月24日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外 ,京东集团也投资了多家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强化其供应链物流场景的机器人能力 。
电商巨头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持续加码,让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最新行业数据显示 ,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股票杠杆如何申请:在手机上怎么买卖股票-AI巨额投资是繁荣开始还是泡沫信号?一文解读华尔街各方看法
股票开户有什么条件:股票加杠杆利率多少-马斯克回应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拿下1万台订单:假的!
怎么才能在手机上买股票:股票怎么开户会变st-马斯克最新表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爆发
怎样加杠杆买股票:配资专业炒股投资-20%涨停!重大利好突袭!人形机器人板块突然爆发
买股票都是用什么软件:如何在手机上投资股票-存储芯片+PCB+机器人+DeepSeek概念次新股 云汉芯城爆了!
股票杠杆最大多少倍: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三大指数小幅调整!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 白酒等消费股反弹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平台-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平台-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㉖投资者在参与股票配资时,应了解并熟悉平台所提供的投资工具,如杠杆、止损单等,以便更好地控制风险。
9月12日,厦门证监局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揭穿了一桩利用内幕信息违规交易上市公司股票的案件。 当事人楼某民,...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消息面上,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记者闫桂花 王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周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界面新闻记者|龙力开年两个多月,不少头部量化私募都在积极“上新”。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
近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刘晓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大幅...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